z6com人生就是博

 
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│内部网│English│中国科研实验室
 
 
z6com人生就是博 │ 概况简介组织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研讨研究生教育 │ 学会学报 │ 图书馆 │ 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
  新闻动态
  您现在的位置:z6com人生就是博 > 新闻动态 > 研究亮点
研究亮点    
梁晓峰等-EPSL:印度大陆岩石圈在青藏高原中部陡角度俯... 2016-04-11
     大约50个百万年以来,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开始完全的陆陆碰撞,印度板块俯冲于青藏高原之下,并持续向北运动,在持续汇聚挤压作用下,青藏高原形成了巨厚的地壳和平均5千米的高原。因青藏高原地域宽广,其主要构造特征表现为南北向的显著差异,为探明深部地壳和岩石圈...
   查看详细>>>>
刘玄等-PR+IGR:中条山铜矿峪矿床不属于典型斑岩型铜矿... 2016-04-05
     铜矿峪铜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中条山地区,地处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,早在唐、宋时代就进行过开采和冶炼,具有悠久的历史,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铜矿床之一。由于矿床经历了较强烈的变质和变形作用,原始宏观形貌受到了改造。上世纪五十年代有学者依据斑岩的存在、岩浆...
   查看详细>>>>
刘传周等-Geology:缅甸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及其对东南亚... 2016-03-31
     特提斯洋(Tethys ocean)一般认为是中生代时期存在于劳亚大陆(北部)和冈瓦纳大陆(南部)之间、略呈近东西走向的宽阔大洋。特提斯洋的命名与划分方案存在巨大的争议,已经提出的方案包括原特提斯(Proto-Tethys)、古特提斯(Paleo-Tethys)、中特提斯(Meso-Teth...
   查看详细>>>>
纪伟强等-Geology:始新世(45Ma)新特提斯洋板片断离... 2016-03-31
     随着新特提斯洋(Neo-Tethys ocean)的闭合,印度和欧亚大陆发生碰撞最终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。青藏高原作为陆陆碰撞造山带的代表,是研究陆陆碰撞造山过程的经典地区,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。然而,该造山作用的一些重要过程还不甚明确,其中一个重...
   查看详细>>>>
曹明坚等-Lithos+OGR+JAES:西准噶尔包古图还原性斑岩... 2016-03-31
     学术界普遍认为,大型-巨型斑岩铜矿床,在空间上和成因上通常表现出与高氧化性、磁铁矿系列、I-型花岗质岩石有关,发育大量的高氧化特征矿物(如硬石膏、磁铁矿和赤铁矿),岩浆-流体氧逸度通常≥NNO+1。因全球缺乏还原性斑岩铜矿实例和相应的深入研究,许多成岩-成...
   查看详细>>>>
赵连锋等-Tectonophysics:中东地区地壳内地震波衰减及... 2016-03-24
     欧亚板块、非洲板块、阿拉伯板块和印度板块持续汇聚,形成土耳其-伊朗-青藏高原一线的大陆碰撞造山带。大陆碰撞的构造格局受控于三叠纪中期的古特提斯洋消亡、新特提斯洋闭合,以及后续的构造过程。区别于古老大陆和稳定的地台地区,造山过程通常伴随着剧烈的热运动...
   查看详细>>>>
张畅等-Lithos:藏南罗布莎蛇绿岩中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特... 2016-03-23
     雅江带蛇绿岩代表了印度和亚洲之间消失的新特提斯洋,是确定两大板块间缝合线存在的重要岩石学标志。前人研究结果表明,雅江带中段和西段出露的蛇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,而东段的泽当和罗布莎蛇绿岩则形成于中侏罗世甚至中二叠世。这反映出雅江蛇绿岩带可能保存有多期...
   查看详细>>>>
共183页  z6com人生就是博上5页上一页106107108109110下一页下5页尾页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:100029 电话:010-82998001 传真:010-62010846
版权所有© 2009- 中国科研实验室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